涪翁六蓺学,力可当万人。施州亦英特,文武备一身。
风味真颉颃,宛然喜相亲。诗坛尝屡战,妙誉倾缙绅。
涪翁往播迁,风义颇凋沦。施州奋不顾,伏腊赒且勤。
霜雪槁群木,凛然见松筠。施州归夜台,遗编照青春。
嗟我独不识,览卷徒悲辛。有子绍门户,飘飘气方振。
能文得父风,作语殊不陈。流源日疏凿,岂易量涯津。
结庐依通衢,隔墙闹蹄轮。颓然小轩上,息偃全天真。
男儿功名志,蠖屈终一申。谁能效急急,俛仰车马尘。
涪翁为子名,高意庶可循。
过张公硕廷直息轩。宋代。释道潜。 涪翁六蓺学,力可当万人。施州亦英特,文武备一身。风味真颉颃,宛然喜相亲。诗坛尝屡战,妙誉倾缙绅。涪翁往播迁,风义颇凋沦。施州奋不顾,伏腊赒且勤。霜雪槁群木,凛然见松筠。施州归夜台,遗编照青春。嗟我独不识,览卷徒悲辛。有子绍门户,飘飘气方振。能文得父风,作语殊不陈。流源日疏凿,岂易量涯津。结庐依通衢,隔墙闹蹄轮。颓然小轩上,息偃全天真。男儿功名志,蠖屈终一申。谁能效急急,俛仰车马尘。涪翁为子名,高意庶可循。
释道潜,本名昙潜,号参寥子,赐号妙总大师。俗姓王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(《续骫骳说》)。一说姓何,于潜(今浙江临安西南)人(《咸淳临安志》卷七○)。幼即出家为僧,能文章,尤喜为诗。与苏轼、秦观友善,常有倡和。哲宗绍圣间,苏轼贬海南,道潜亦因诗获罪,责令还俗。徽宗建中靖国元年(一一○一),曾肇为之辩解,复为僧。崇宁末归老江湖。其徒法颖编有《参寥子诗集》十二卷,行于世。 ...
释道潜。 释道潜,本名昙潜,号参寥子,赐号妙总大师。俗姓王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(《续骫骳说》)。一说姓何,于潜(今浙江临安西南)人(《咸淳临安志》卷七○)。幼即出家为僧,能文章,尤喜为诗。与苏轼、秦观友善,常有倡和。哲宗绍圣间,苏轼贬海南,道潜亦因诗获罪,责令还俗。徽宗建中靖国元年(一一○一),曾肇为之辩解,复为僧。崇宁末归老江湖。其徒法颖编有《参寥子诗集》十二卷,行于世。
壬辰仲春檄调上元留别高淳士民。清代。陶在铭。 粗官滥吹易三年,回首春风入境天。芳草一畦黄犊雨,晴波干顷白鸥烟。清时桴鼓声都歇,野老衣冠望若仙。不信南朝金粉地,桑麻鸡犬独翛然。
满庭芳。两汉。佚名。 辰出街头,酉归堂内,切须规矩随身。志诚香火,早晚去朝真。遍历名山福地,不耻问、参访高人。休夸逞,断除人我,心地放教平。烧丹并炼药,琴棋书画,各有司存。应干请祈法术,都是谩劳神。且任随缘乞化,省多少、劳碌精神。团圞坐,齐同慈爱,异骨总成亲。
东侍御园亭(二首)。明代。康海。 燕家小妓石榴裙,笑酌雚把似君。玉面未从花里出,瑶筝先向月中闻。
三月十八日水滨閒步 其二。明代。杨慎。 杨林今日是昭关,白首拘留未得还。渔父浣纱浑不见,断肠今古泪潺湲。
送惟良上人归江南。唐代。卢纶。 落日映危樯,归僧向岳阳。注瓶寒浪静,读律夜船香。苦雾沈山影,阴霾发海光。群生一何负,多病礼医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