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筝(一作题风筝寄意)

风筝(一作题风筝寄意)朗读

夜静弦声响碧空,宫商信任往来风。

依稀似曲才堪听,又被移将别调中。

高骈

高骈,字千里,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,晚唐名将。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,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,破蛮兵20余万。后历任天平、西川、荆南、镇海、淮南等五镇节度使。期间正值黄巢大起义,高骈多次重创起义军。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。后中黄巢缓兵之计,大将张璘阵亡。高骈由此不敢再战,致使黄巢顺利渡江、攻陷长安。此后至长安收复的三年间,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师,高骈一生功名毁之一旦。高骈嗜好装神弄鬼,几乎达到癫狂的程度。后被部将毕师铎所害,连同其子侄四十余人,“同坎(坑)瘗(埋)之”。 ...

高骈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祖父头衔旧熲光,祠曹我亦试为郎。

君恩够向渔樵说,篆墓何须百字长。

()

何年海上还,坐镇此山川。笔砚归京阙,衣冠带瘴烟。

一生忠胆在,万古党名传。吾道多流落,西风问老天。

()

形如圆月色欺霜,曾许佳人掩面藏。

袁守扬风方慰惬,班姬中道忽悲凉。

()

东坡粟已黄,西畴稻堪获。

农家庆丰年,茅茨举杯酌。

()

碧眼朦胧,风须猎猎。一朵仙花红衬颊,瑶池宴罢九霞浆。

人世已非唐日月,飙轮倚醉风泠泠。玉山恨不扶飞琼,城南老魅尔何物。

()

台前流水眼波明,台上闲云鬓叶轻。

莫把姑苏远相比,不曾亡国祇倾城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