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公子,骐骥騊駼一日驰万里,珍怪生从渥洼水。
不随众马仰秣刍,覂驾亦莫牵鼓车。陈公子,公起为我舞,我能为尔歌。
古来豪杰不择术,萧曹刀笔终身多。身为国士足可惜,致主尧舜今如何?
陈公子,努力富贵勉自强,白发坐见千丈长。邹阳枚乘焉足学,去学董子登贤良。
读书未及无读律,脱令贫贱犹馨香。陈公子,我之故人柏台史,三年不得书一纸。
鞭麟笞凤作官府,往往吹笙碧云里。芙蓉衣裾云锦褠,手夺天巧天孙愁。
岂忆故人在下土,夜半短衣行饭牛。陈公子,我有《幽兰》《白雪》之古曲,不辞为我歌宿宿。
有使东来即寄书,莫学故人忘我为。
送陈君礼之婺女兼寄徐仲礼。元代。李孝光。 陈公子,骐骥騊駼一日驰万里,珍怪生从渥洼水。不随众马仰秣刍,覂驾亦莫牵鼓车。陈公子,公起为我舞,我能为尔歌。古来豪杰不择术,萧曹刀笔终身多。身为国士足可惜,致主尧舜今如何?陈公子,努力富贵勉自强,白发坐见千丈长。邹阳枚乘焉足学,去学董子登贤良。读书未及无读律,脱令贫贱犹馨香。陈公子,我之故人柏台史,三年不得书一纸。鞭麟笞凤作官府,往往吹笙碧云里。芙蓉衣裾云锦褠,手夺天巧天孙愁。岂忆故人在下土,夜半短衣行饭牛。陈公子,我有《幽兰》《白雪》之古曲,不辞为我歌宿宿。有使东来即寄书,莫学故人忘我为。
李孝光(1285~1350),元代文学家、诗人、学者。初名同祖,字季和,号五峰,后代学者多称之“李五峰”。温州乐清(今属浙江)人。少年时博学,以文章负名当世。他作文取法古人,不趋时尚,与杨维桢并称“杨李”。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,四方之士,远来受学,名誉日广。至正七年(1347)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,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。至正十年(1350)辞职南归,途中病逝通州,享年66岁。著有《五峰集》20卷。 ...
李孝光。 李孝光(1285~1350),元代文学家、诗人、学者。初名同祖,字季和,号五峰,后代学者多称之“李五峰”。温州乐清(今属浙江)人。少年时博学,以文章负名当世。他作文取法古人,不趋时尚,与杨维桢并称“杨李”。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,四方之士,远来受学,名誉日广。至正七年(1347)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,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。至正十年(1350)辞职南归,途中病逝通州,享年66岁。著有《五峰集》20卷。
有客。明代。韩上桂。 有客形容黯如漆,裙短不覆才到膝。不知两眼为谁青,但取高歌留白日。读书十载北山中,泉石泠泠常溯风。兴狂便掣青萍剑,气奋欲挂扶桑弓。年来上策献天子,彩笔挥成裂云绮。势蹋昆崙万仞峰,更倾百折东流水。风云散合近如何,点额屡困空蹉跎。春草春花长驻世,祇应蜡屐扪青萝。桂枝纠结徒相恋,下看世俗成滂沱。呜呼,下看世俗成滂沱,古来偃蹇何其多。
赠谭金吾还朝 其一。明代。区大相。 家住层城接御沟,承恩使越锦衣游。尺书入报明光殿,东尽扶桑看海流。
和胡宗泽见寄。宋代。吴芾。 湖边策杖步新晴,陡觉胸襟万虑平。老去不须防意马,静中已是息心兵。閒来绿树阴中坐,懒去红尘闹里行。赖与故人供一醉,不辜今夜月华明。
送王恪司门知绛州。宋代。文同。 绛守园池天下夸,绍述有记词聱牙。苍官青土左右树,神君仙人高下花。远水依然尚钩带,旧门想已无靴檛。自怜俗状不能到,此去羡君专宴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