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头才北忽成南,转眼黄田到谢潭。
仿佛一峰船外影,褰帏急看紫巉岩。
舟过谢潭三首·其一。宋代。杨万里。 风头才北忽成南,转眼黄田到谢潭。仿佛一峰船外影,褰帏急看紫巉岩。
风头突变,刚刚向北忽地又向南,风顺船快,转眼便由黄田过谢潭。
依稀之间,船外似见朦胧一山影,掀帘急看,紫色险峰已扑到眼前。
黄田、谢潭:当是赣江上游的两处地名。
褰(qiān)帏(wéi):撩起帘幕。
巉(chán)岩:指突兀险峻的山峦。
孝宗淳熙七年(1180年),诗人从家乡吉州(今江西吉水县)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任,在溯赣江途中经谢潭。诗人叹其江山画卷,天赐风光,故作《舟过谢潭》组诗。
参考资料:
1、乐云主编.唐宋诗鉴赏全典:崇文书局,2011.11:第1086页
写在疾驶的舟中所见。诗人这次赴广州,是溯赣江而上,越大庾岭入今广东境,再沿浈水至真阳、广州。开头两句,写风向由向北忽而转成向南,顺风行驶,舟行迅疾,转眼间已经由黄田到了谢潭。两句中“才”、“忽”、“转眼”等词语迭见,表现出客观物象的瞬息变化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,生动地显示出船行的迅疾与舟中人意外的喜悦及轻快感。接下来两句,写在疾驶的舟中忽然瞥见山峰的情景——“仿佛一峰船外影,褰帏急看紫境岩。”舟行中忽然仿佛瞥见船外有一座山峰的影子,掀帘急看,那突兀险峻的紫色峰峦已经扑到了眼前。这里突出表现的仍是船行的迅疾。上句还是仿佛若有所见的缥缈峰影,下句却已是埃岩突兀在目,从仿佛瞥见到“褰帏急看”,不过瞬息间而已。这里利用同一物象在短时间内所引起的不同视觉感受,既透露出船行之快,也表现出旅人的突兀新奇感。
杨万里。 杨万里,字廷秀,号诚斋,男,汉族。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)人。南宋杰出诗人,与尤袤、范成大、陆游合称南宋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、“南宋四大家”。
送人还槜李 其一。清代。屈大均。 我自三云塞,来归百粤城。故人离别尽,边地姓名轻。孔雀自相妒,梅花无此情。如君是知己,应解识生平。
绝交行。宋代。高斯得。 男儿独立天地间,太华绝尖一何陗。子房不肯下萧曹,伯夷本自轻周召。往来舞袖拂云霄,醉裹扁舟凌海峤。凤饥肯向鸡求餐,玉洁不与蝇同调。山高路断客来稀,日晏廛空臂争掉。穷涂李白友俗人,岁晚杜甫交年少。前门长揖后门关,当面论心背后笑。云门轻与凡耳弹,夜光莫怪儿童诮。君平世弃政自佳,老子知希渠所要。人间对面九疑峰,未许冲风鼓无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