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客新从赵地回,自言曾上古丛台。
云遮襄国天边去,树绕漳河地里来。
弦管变成山鸟哢,绮罗留作野花开。
金舆玉辇无行迹,风雨惟知长绿苔。
听话丛台。唐代。李远。 有客新从赵地回,自言曾上古丛台。云遮襄国天边去,树绕漳河地里来。弦管变成山鸟哢,绮罗留作野花开。金舆玉辇无行迹,风雨惟知长绿苔。
有个朋友刚刚从赵国回来,说他曾经登上过古代的丛台。
站在丛台上极目远眺,白云绵绵,飘在襄国上空;繁茂的绿树顺着张恪弯曲的河道蜿蜒而来,经过丛台的脚下;
丛台上却丛台上,山鸟啼鸣,野花盛开,绿苔遍地,一片荒芜。
早已看不见当年金舆玉辇来往的痕迹,只有在风雨的见证下不断生长的绿苔。
听话:听人论事 ; 丛台:在今河北邯郸市内。相传战国时赵武灵王(前325—前299)为阅兵和歌舞而筑。
襄国:古县名,位于河北邢台西南。该句又衍“云遮襄国无边尽”。
漳河:位于邯郸市南方。该句又衍“树绕漳河掌上来”。
弦管:管弦乐器,代指音乐。
舆:车,亦指轿子 ;辇:用人推挽的车。秦汉以后特指君侯所乘的车;金舆玉辇:此指赵武灵王宠爱的惠妃,常携其登台玩乐。
参考资料:
1、潘百齐著。《全唐诗精华分类鉴赏集成》.天津:河海大学出版社。1989年版。第9页
此诗约作于任职京师之时,具体时间不详,是诗人听友人谈论丛台而作。
参考资料:
1、缪钺 ,张志烈主编.唐诗精华:巴蜀书社,1995.06:第779页
李远,字求古,一作承古,夔州云安(今重庆市云阳县)人,大和五年(831)杜陟榜进士,官至御史中丞。李远善为文, 尤工于诗。 常与杜牧、许浑、李商隐、温庭筠等交游, 与许浑齐名, 时号 “ 浑诗远赋”。 ...
李远。 李远,字求古,一作承古,夔州云安(今重庆市云阳县)人,大和五年(831)杜陟榜进士,官至御史中丞。李远善为文, 尤工于诗。 常与杜牧、许浑、李商隐、温庭筠等交游, 与许浑齐名, 时号 “ 浑诗远赋”。
有客。明代。韩上桂。 有客形容黯如漆,裙短不覆才到膝。不知两眼为谁青,但取高歌留白日。读书十载北山中,泉石泠泠常溯风。兴狂便掣青萍剑,气奋欲挂扶桑弓。年来上策献天子,彩笔挥成裂云绮。势蹋昆崙万仞峰,更倾百折东流水。风云散合近如何,点额屡困空蹉跎。春草春花长驻世,祇应蜡屐扪青萝。桂枝纠结徒相恋,下看世俗成滂沱。呜呼,下看世俗成滂沱,古来偃蹇何其多。
夏日喜雨写怀 其三。。金幼孜。 玉堂清切地,潇洒出氛埃。雨点疏疏过,天香冉冉来。隔花莺历乱,近水燕飞回。朝退有馀暇,新诗取次裁。
华阴二莲歌 其四。清代。屈大均。 万仞莲花挂碧天,飞来苍翠玉楼前。美人双倚仙人掌,舞袖回风绝可怜。
点绛唇 寄兴。明代。曹溶。 斜掩红窗,影迷前日桃花路。送春三度,只有人如故。瘦减腰围,每被征衫诉。归心误,雨声深处,江上扁舟暮。
江上四哀诗 其四 叶山人元阶。清代。姚燮。 叶君乎仲兰,果以忧郁死。平生千载期,一朝成逝水。自与弱冠交,百间不踰始。直恐寝食离,若将性命委。每约潜深山,十年读经史。动因多事故,飘泊异行轨。迩闻君病剧,吾已客千里。谁知慰问书,竟作墓前诔。意外得凶讣,有泪不能弭。黯绝一寸心,若堕九渊底。惨尔兄弟殂,茕茕各无子。大祧悬千钧,危哉一发恃。可怜伯道贤,遽等若敖鬼。身后馀遗文,茫茫付谁氏?遥知湖上楼,败叶飘故纸。咄嗟眼中人,存者尚有几。降殃必及善,天道或未尔。岂我叶仲兰,竟以忧郁死。